一、 校本课程开设及实施情况基本信息
1.所在区县: 滨海汉沽
2.所在学校的名称: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
3.课程名称: 漫谈中国皇帝
4.学校类型( C )
A.市直属重点校 B.市级重点校 C.区级重点校 D.区级一般校
5.校本课程开设的年级(A )
A. 高一 B.高二 C.高三 D.其他:
6.校本课程的选课方式( B )
A.必修 B.选修
7.校本课程的开设方式( B )
A.班级授课 B.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 C.专题讲座 D.其他:
8.每学期的课时数( E )
A.5课时以下 B.5~10课时 C.11~15课时 D.16~20课时 E.20课时以上
9.选课人数( B )
A.25人以下 B.25~50人 C.51~100人 D.101~150人 E.150人以上
10.任课教师情况( B )
A. 本校教师专任 B. 本校学科教师兼任 C. 外聘教师
11.任课教师人数( A )
A. 1人 B. 2人 C. 3人 D.3人以上
12.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( A )
A. 教师个体 B. 教师小组 C. 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 D. 校外专家或教师
13.课程资源开发的形式( A )
A. 自主创新 B. 课程整合 C. 引进修改 D.整体引进
14.课程内容偏向的学科( H )
A.语文 B. 数学 C. 外语 D. 物理 E.化学 F.生物
G.政治 H. 历史 I. 地理 J. 音乐 K.体育 L.美术
M.信息技术 N. 通用技术 O.综合实践活动 P. 其他:
15.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( D )
A.教材 B.讲义 C.音像资料 D. 其他: 教材、讲义、音像资料
二、 校本课程方案简述
背景分析 | 促使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,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,以促进学生全面的、主动的、有个性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。利用社会资源、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,开发校本课程,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。体现“一切为了学生,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”的课程改革方针,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,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,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。 |
课程目标 | 1.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,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,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。 2.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,努力培养学生拥有一技之长,为他们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。 3.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,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,陶冶情操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,从而丰富学生们的人生,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。 4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,拓展教师知识面,改善知识结构,转变教学行为,增强课程意识; 5、提高教师科研能力、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,培养一批复合型、科研型的教师。 |
课程内容 | 以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,以整体、优化的课程结构为核心内容,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、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等确立学校校本课程。主要内容是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皇帝概况,在学习的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,提高学生的人文文化素质,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。 |
课程实施 | 1、 教材编写循序推进,不追求急功近利,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,联系学生的实际给予正确地引导,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。 细化教学过程,优化教学方法 |
课程评价 | 建立师生双向评价体制:1、对教师课程的评价: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从“教学准备、教学方式、教学态度”等方面进行,要求教师的手写教案写的正确、公正、干净整齐,以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为主,以此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。 2、对学生的评价: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察方式,但要考勤评价记录。 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,可分为“优秀”、“良好”、“一般”记录,作为“优秀学生”评比条件。 |